黄连
【别名】王连,支连,川连。
【来源】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、云连的根茎。主产于四川、湖北等地。秋季采挖,去须根及泥土,晒干。生用、炒用或酒炒、姜汁炒、吴茱萸水炒用。用时捣碎。
【成分】主要为小檗碱,还有甲基黄连碱、黄连碱、雅托碱、防己碱、几种酚性生物碱及非酚性生物碱,以及黄柏酮等。
【性味归经】苦、寒,归心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】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【主治】肠胃湿热的痢疾、泄泻,胃热胸脘痞满、呕吐吞酸、口舌生疮、目赤牙痛、尿赤便秘;温病热血入心的神昏谵语、烦躁不宁、口渴身热;心热亢盛的失眠;热盛所致的吐血、衄血、痔疮出血;热毒所致的疮痈肿毒、湿疹;高血压。
【药理研究】
1.抗菌作用:体外实验,黄连与小檗碱作用一致,对各型痢疾杆菌、溶血性链球菌、伤寒、副伤寒杆菌、霍乱弧菌、葡萄球菌、肺炎球菌、结核杆菌、绿脓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,对多种致病真菌、钩端螺旋体、阿米巴原虫,以及多种流感病毒,均有抑制作用。
2.降压作用:静脉注射或服小檗碱对麻醉犬(猫、兔)或不麻醉大鼠,均可引起血压下降。
3.兴奋平滑肌器官作用:小檗碱静注给小犬,使胃肠平滑肌兴奋,可用大剂量阿托品对抗。离体器官实验表明,能使胃、肠、支气管、膀胱及子宫等平滑肌兴奋。
4.利胆作用:小檗碱能增加胆汁形成,使胆汁变稀,对慢性胆囊炎患者,口服有良效。
5.抗癌作用:小檗碱及其一些衍生物有抗癌活性,小檗碱能抑制腹水癌细胞的呼吸约15%,但不影响其糖分解。
【用量用法】1.5~6g,煎服或入丸散。外用适量。清心与大肠火宜生用,清肝胆火宜吴茱萸水炒,治上焦火宜酒炒,治胃火呕恶宜姜汁炒。
【注意事项】本品苦寒败胃,若脾胃虚寒非有湿热实火者则不宜用。
【肝病应用指要】
1.清热解毒:黄连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尤善清中焦湿热,急慢性肝炎、脂肪肝病程中表现为腹胀、纳呆、厌油、恶心、舌红苔黄腻者用之更宜,对肝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。每与苏梗、白蔻、橘红、竹茹等并用。
2.有一定的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:可用来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。
3.清肠止泻:对慢性肝炎、腹泻者可配伍扁豆、葛根、白术、马齿苋、炒山药、黄芩、椿根白皮等。
《黄连的功效与作用》由肝健康整理提供,转载请注明!原创另行标注!请尊重版权!http://www.gjk.org.cn/gbyp/82.html
版权声明: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肝健康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肝健康;同时,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15021331217@139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作分享之用,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,请私信小编,我们会及时审核并做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