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柏
【别名】黄檗。
【来源】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树皮。习称“川黄柏”,主产于四川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春夏期间剥取树皮,刮去外层粗皮后晒干。生用或盐水炒用。
【成分】含小檗碱约1.6%~4%,还有黄柏碱、木兰花碱、雅托碱、掌叶防己碱、药根碱、白瓜蒌碱、蝙蝠葛任碱,以及柠檬苦素(黄柏内酯),黄柏酮,γ-β-谷甾醇,豆甾醇等。
【性味归经】苦、寒,归肾、胆、膀胱经。
【功效】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退虚热。
【主治】湿热泻痢、黄疸、带下、足膝肿痛、热淋、疮疡肿毒、湿疹、阴虚发热、骨蒸盗汗及遗精等证。
【药理研究】
1.抗病原微生物作用:体外实验证实,黄柏水煎剂或醇浸剂对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、肺炎双球菌、脑膜炎双球菌、各型痢疾杆菌、大肠杆菌、伤寒副伤寒杆菌、绿脓杆菌、结核杆菌、白喉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对阴道滴虫及钩端螺旋体均有抑制作用。对乙肝表面抗原,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。
2.降压作用:实验证明,黄柏具有一定的中枢性降压作用。还有降血糖作用。
3.其他:黄柏能明显地促进小鼠抗体的生成,具有一定的肌肉松弛作用。体外试验对人体子宫颈癌培养株系有抑制作用。还具有降酶、降絮浊及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。
【用量用法】3~10g。煎服。外用适量。内服多盐水炒用,外用则生用。
【注意事项】苦寒之品败胃,非火旺胃强者忌用。
【肝病应用指要】
1.清热燥湿解毒:黄柏善清下焦湿热,对肝病之肾阴亏虚或湿热下注见腰酸无力、尿黄、肝区隐痛、目眩头晕者,均为适宜,黄柏可改善肝功,可降酶降浊。
2.祛湿退黄:与菌陈、栀子、大黄同适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黄疸,有较好的退黄功效。
3.抗乙肝病毒:实验研究证实,黄柏有较强的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,可使有关指标阴转。
《黄柏的功效与作用》由肝健康整理提供,转载请注明!原创另行标注!请尊重版权!http://www.gjk.org.cn/gbyp/84.html
版权声明: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肝健康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肝健康;同时,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15021331217@139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作分享之用,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,请私信小编,我们会及时审核并做删除处理。